彩色幻梦破灭之时 |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Review - Part I (Intro, Track01-04)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以下简称TTPD)是美国流行歌手Taylor Swift的第11张录音室专辑,于2024年4月19日发行,内含16首歌曲。两小时后,她又宣布TTPD其实是双专,并空降发行了《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the Anthology》,最终双专加在一起共31首歌。由于TTPD本体的封面是白色,而Anthology的封面是黑色,我在这里简称为TTPD的白专和黑专。

分化的意见

大多数人对这一专辑的反应是两极化的,有些人(如我)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可以比肩Taylor Swift被认为最好的专辑《Red》的存在,而有些人(如我的一个朋友)则非常不喜欢,认为这专“Taylor是不是疯了”、“不知道她在干什么”。由于我和朋友都是非常重视一首歌里“音乐”部分的人,我们很少在对专辑的判断上产生这么大的分歧,因此我觉得这个现象还蛮有意思的,所以在白专里泡了将近两个月后,打算写一下我的个人感想。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提出诸如“这专平平无奇”、“每首歌都听起来差不多”、“白开水”、“催眠”的评价,但我个人在认真听下来后会想要指出,这个专辑在保持了整体美学风格的基础上,不同歌曲从歌曲结构、歌词指向、旋律的编排、配器的使用、情绪变化的强弱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听起来差不多”这种指责确实有点言过其实。

平心而论,我觉得她在这一专里展现的Range远远高于她在2020s大众评价最好的两张专辑《Folklore》和《Evermore》,因此这种指责在某些方面是有点矛盾的。一个自称欣赏《Folklore》和《Evermore》的人不应当有“白开水”的指责——但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喜欢那两张专辑的人不喜欢这张专辑。

因为这是Taylor音乐生涯里最“不讨喜”的一张专辑。从《Folklore》开始,她选择了背离以前爱写的“好懂”、“好代入”的音乐,而这张专辑还主动加入了一些近乎于挑衅的非常规的词曲结构,而这些选择会进一步让听众觉得被挑战,而非被取悦,不受欢迎也很正常。更何况,她在这专里,很多首歌,描述的内容和情绪与选择的音乐声音并不是完全百分百匹配的,这也更加容易让casual listener觉得难以理解。

个人综评

我个人对这专的喜爱几乎和《Red》平行,超过一般被认为是她Magnum Opus的《1989》,以及我之前认为的她音乐最好的专辑《Evermore》。这一专丢弃了她从《1989》开始的那种有意变得细节模糊的songwriting,回归到了她早期《Fearless》、《Speak Now》、《Red》时期会有的那种更加横冲直撞的、赤裸的情感,而非过一百层体面滤镜的东西。而这是我早期很喜欢她的地方:情感表达的丰富精准且有细节,有storytelling的元素和架构,而这些在《1989》之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束之高阁许久,看到在白专冒头还是十分惊喜的。

单纯地从书写来评价的话,她的写作技法也愈发成熟,许多意象选取轻松自如地穿梭于比喻和实体之间,让整张专辑的storytelling在实际物质世界和表意世界都构成了完整的链条。很多粉丝和媒体喜欢搞“哦这首歌是关于谁谁谁”的游戏,作为娱乐八卦来聊固然没什么好上纲上线的,但了解物质世界里 Taylor Swift 这个人的情感经历实在也确实不是理解这专的必要功课。

Taylor的音乐时常被人说是只是单纯关于恋爱和前男友的,但我觉得这种解读非常浅薄,固然她亲临的事情是很多歌曲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出发点,但是她的歌能够受到这么大范围的欢迎本质上还是能和很多女性的感情经验形成共鸣,甚至这种感情经验的共鸣和理解未必一定只能应用在恋爱范围内,可以投射到更广泛的,对于各式各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里。她的很多作品,既可以结合她本人的恋爱经历来理解,也可以独立于物质世界,从每个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和社交关系框架出发,去进行更开阔的理解,而后者才是她的音乐的成功之处。

我有一个理论,那就是创作者创作的作品质量,尤其涉及到写作的领域,有三个元素直接和作品质量相关,一个是实质物质世界里生活经验的宽度,一个是对物质世界生活经历的体察和理解的深度,最后一步则是使用艺术手法对解构后的自身经验的重塑和再现能力。Taylor的物质生活经历未必是最丰富的,但是她对生活经验里自身情绪的敏感体察和对这种经验精准而流畅(很多时候并不一定优美或者华丽)的再现,是她相比其他流行歌手更为突出的特点。

音乐上,这张专辑携带了从《Folklore》和《Evermore》带出来的那种松弛又很有空间距离的质感,辅以《Midnights》里经常用到的80年代合成器声音,带着做大流行期间优秀的旋律写作能力,夹杂着少许《reputation》时期觉醒的高强度高有指向性的攻击性,兼具她所有正式专辑特点的作品,已经是她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说,听懂了这张专辑,你就听懂了2024年的Taylor Swift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的话没有办法用来评价她的其他专辑)。

2024年的Taylor Swift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向来觉得从音乐本身的表达内容出发的理解更有意思也更重要,歌曲里传达出的艺术形象比起真实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在音乐的讨论里更加有趣。对于我对 Taylor Swift 作为艺术家的讨论,或许等音乐的部分结束后再谈比较好。我们先来聊聊白专的音乐吧。

Track Review

#1 Fortnight

不得不承认,第一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是很疑惑的。Taylor Swift的大多专辑都很重视Track 1,开专第一首曲子就给全专的氛围定调,不论是《Red》的《State of Grace》给专辑定下的现代touch and go生活节奏下的作为初成年的女性来到花花世界那样稚嫩又鲜艳的情绪的基调,还是《1989》开头的《Welcome to New York》标志着她从乡村来到大都市的宣言,都不仅主题明确,而且音乐上风格鲜明。而《Fortnight》的声音以合成器打底,在这种声音颗粒度极高、饱满又连续到几乎让人觉得焦虑的节奏底鼓下,她反而去做了很大线条的旋律语句,很空旷的声场,音乐安排上简单到甚至让我觉得“无聊”。我不解:她有远超这种效果的音乐理解力,为什么这首歌做成这样?

这首歌的歌词更让我觉得迷茫。字面意义上,歌词大概叙述了“我”本来就状态不好,陷入了短暂又浓烈的恋爱后,各自回归平静的生活后,“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很多地方,她的情绪捕捉得很幽微又精准。

I was supposed to be sent away / but they forgot to come and get me

I was a functioning alcoholic / Till nobody noticed my new aesthetics

开篇这句我十分喜欢,因为让我想到了很多的话题的讨论。比如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对人的健康的标准评定只剩下一个非常功利的评价标准:是否能够function。只要你还能照常做事情,没有人会觉得你应该被送走,即使你已经酗酒成瘾。

而 sent away 是去哪里呢?从歌词以及后续mv上看,似乎是一个年代较早的精神病院。Department一词多义,其中有一个解释就是医院的科室,所以 sent away 其实可以理解成送去专辑的标题,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全篇有许多措辞让我觉得很精致的部分,但也有很多让我不解的地方。这些不解从形式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她精神已经开始错乱的一部分表达。

And for a fortnight there, we were forever

Run into you sometimes, ask about the weather

Now you’re in my backyard, turned into good neighbors

Your wife waters flowers / I wanna kill her

我觉得她语句之间的链接不太有逻辑,“Your wife waters flowers, I wanna kill her” 这种句子逻辑转折莫名其妙,甚至让我觉得是为了故意突出“诗性”(专辑名称叫《苦难诗社》,《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加了一些故作深沉的狗屁不通进去,让我挠头。歌曲结尾突然出现的 “move to Florida” 也把歌曲氛围从fortnight这种很英国的词汇里一下子拉到现代美国,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和朋友狂发,这什么,音乐太无聊了,歌词也是莫名其妙。难道她就是想让听众听她唱“I love you, it’s ruining my life” ?

但是我整专听完了这么多,再回来听第一首的时候,我完全明白了这首歌为什么要放在专辑里 track 1 的位置。首先,这首歌确实起到了给全专的声音风格做概括的作用。焦虑的、饱胀到要溢出的音色和单一到单调重复的节奏做出来的底鼓是她精神状态一直紧绷、处在崩溃边缘的情绪底色,而面上的旋律大线条则是表面风光的生活的某种象征,其中苍白到让我觉得无趣的安排,则是她这张专辑真正表达出的主题。让我暂且卖个关子,等白专的音乐都聊完,再回到这首歌,聊一下我的个人理解。

#2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Title track,我特别喜欢,并且也认为这首歌是最好的解释全专主旨和想要指向的最终主题的歌,因此会多花一些笔墨来展开解读。

结构上,这首歌承接了前面的全部合成器的声音,reverb严重的合成器鼓声,散落在乐段各处的电子合成器处理过一百遍的类管风琴声音的分解和弦,和像极了马林巴琴的音色但也过了一百遍合成器的那种,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样的串串琶音,组合出一种非常“现代”的声音,和歌词“We’re modern idiots”遥相呼应。这首歌整体的节奏和氛围都更加轻快,大面听过去就是流行情歌的氛围,像是午后泛舟,清风徐来,木浆划开湖面,金色的涟漪一圈圈漾开那样的触感。

You left your typewriter at my apartment

Straight from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I think some things I never say

Like, “Who uses typewriters anyway?” But

内容上,这首歌最开始用很轻松的语调写出一个有点特立独行的、把打字机落在了自己公寓的人。一句“现在谁还用打字机”啊,把时代的背景拉到现代,一个不再使用打字机的年代。很强的鼓和这种口语化的口吻显现出“你”有点quirky的特质。但接下来的到副歌的链接部分内容就黑暗很多。

You’re in self-sabotage mode, throwing spikes down on the road

But I’ve seen this episode and still loved the show

Who else decodes you?

And who’s gonna hold you like me?

And who’s gonna know you, if not me?

这个“你”有各种自毁情绪和攻击倾向,但我仍然爱你。因为我理解你。这种爱与理解的纠缠也并非完全是恋爱的、无限包容的,正相反,“我”其实非常清醒地看到许多问题。因此,她在副歌对他们两个人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也点出了这首歌的主题。

I laughed in your face and said

“You’re not Dylan Thomas / I’m not Patti Smith / This ain’t the Chelsea Hotel / We’re modern idiots”

在副歌的结尾,她回环到一种乍一看非常lovesick非常沉溺于恋情之中的sentiment。

And who’s gonna hold you like me? / Nobody / No-fucking-body / Nobody

这一段非常凝练地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你”是一个很self-serious,很把自己和自己的痛苦当回事的“诗人”,而我看穿这一切,我不认同你,但我因为理解而爱你。

她的那段评价我非常喜欢,这是一种俏皮的口吻:我们已经不再活在一个诞生伟大艺术神话和浪漫传说的年代了,我们也不是什么伟大的诗人,只是活在现代的白痴。现代的主题和歌曲开头“现在谁还用打字机啊”的轻松质问遥相呼应,同时点出一个解构后的荒原。副歌的scheme都是文艺/诗人,包括切尔西旅馆——切尔西旅馆的都市传说是,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家,你创作的艺术作品得到了酒店方面管理人员的认可,那你就可以免费或者以极低的房租在旅馆里租住酒店的房间,Bob Dylan, Janis Joplin, Patti Smith, Mark Twain, Nabokov之类的很多文化名人都住过这里,甚至是干脆从这里走出来的。这个主题是很干脆的一个断言,这是一个威权彻底倒塌、严肃被解构的时代。

乐段最后对爱的再次强调,我觉得其中的口吻与其说是lovesick,其实更多存在一种自嘲,乃至自怜。因为“我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我能看懂和看穿,是因为我和你相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歌的后半部分歌词从“Who’s gonna know you?” 变换为了“Who else is gonna know me?” 因为“你”、“我”的本质相同,我爱你,是因为我希望有人能这样爱我。

You smoked then ate seven bars of chocolate

We declared Charlie Puth should be a bigger artist

第二段的开头的歌词让很多她的歌迷觉得不解,而路人听众觉得好笑,甚至拿这句来嘲笑她。但我觉得这确实是她的用意,因为这里和第一段的内容形成了对比,一方面“你”虽然非常把自己当回事儿,想做严肃的大艺术家,但是你吞云吐雾pose完之后其实是要大吃特吃巧克力的,另一方面,“我们”的对话乍一看都毫无营养,并不严肃。通过这种nonsensical的内容,她体现出她作为叙述者,“我”,是一个并不那么把自己当回事儿、能拿自己开玩笑,并把不那么“严肃艺术家”的东西拿给其他人看的人。

Who’s gonna hold you? / Me / Who’s gonna know you? / Me

第二段剩余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bridge里我觉得重要的其实也就是这一小段只剩下合成器鼓点和很轻的人声的、相对非常安静的段落。在整首歌都非常轻松和甚至带着一点cynical的幽默基调下,这里的安静甚至显得有些脆弱。

字面的故事上,这首歌讲的是,她《Fortnight》里提到的恋人是一个文艺青年,而她在看穿他所有的自命不凡后仍然选择爱他,他们彼此理解,互相是一对天作之合。很多乐评觉得这首歌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不理解Taylor笔触里的讽刺是如何转到“爱你”的,只觉得是她又一次女性恋爱脑大发作。但其实在中文语境内,我觉得很多看过陈朗悼念亡夫文章的人,乃至很多女性,其实是能够理解的,那种对着爱人轻微的怜悯,轻微的不屑,轻微的怜惜以及爱意混合在一起的情感,幽深且细致。

但另一方面,从字面意义上延伸开来,我觉得这首歌里的“你”不仅可以理解为一位具体的恋人,也可以理解为她如何看待“艺术”。她和这位“你”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她对她自己作为创作者,和“音乐”,乃至“艺术”,以及整个“艺术”的产生过程的,作为一个更广博的概念的,理解,和关系。

她对“艺术”和“创作”必须来源于自伤或者某种折磨和痛苦的这种心态和说法并不认同;如果说艺术是一种巧言令色,她觉得被这种正襟危坐的态度折磨是非常可笑的,她也不认同“艺术”一定要追求某种严肃性和伟大或者永恒性,故有“This ain’t the Chelsea hotel, we’re modern idiots.”一语。为什么她会同意”Charlie Puth should be a bigger artist”也是同理,他出过一些很有趣的流行作品,但现在基本沦为网红,不再产出。这其中是否存在一种惋惜和自怜?每一件艺术品都自有其位置和价值,一定要追求严肃性的本身……或许就是snobbish的。

Sometimes I wonder if you’re gonna screw this up with me

But you told Lucy you’d kill yourself if I ever leave

And I had said that to Jack about you, so I felt seen

Everyone we know understands why it’s meant to be / ‘Cause we’re crazy

So tell me / Who else is gonna know me?

那么在严肃性被解构后,什么是重要的呢?是爱。是看穿这一切的巧言令色后,仍然想要做歌。仍然想要做singer, song-writer。因为想要得到那种被看到,被理解的,与人相通的感受。所以才会说,我们都疯了。因为她是疯子。所以她在这首歌里回环往复地质问,还有谁会这样爱你/我?还有谁会在看穿巧言令色的本质后,仍然想要伸出手,接纳这一切?

整首歌的旋律起伏都不大,然而在副歌语句里突然低下去的 we’re modern idiots 和在副歌段落前后的句子里突然扬上去的 hold you, know you, love you,则是强调两面,一方面,上帝已死,永恒已死,不朽已死,我们只是活在幻影里的白痴,另一方面,我仍然要坚定的去爱去选择,这两处在旋律上都强调了这首歌的情绪。

而我认为这一层隐喻其实也是这一整张专辑想要表达内容的暗线,这张专辑并非单纯来自于Taylor的情感生活,也是她在大众普遍认为的,她的事业的顶峰,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从形而上的“艺术”的概念,到创作,到和粉丝、和观众的关系,乃至如何看待产业的,一整个生态的commentary。而这首歌则是一首用非常light-hearted的口吻去解构严肃性内容的精细操作,而词上口吻的轻松和制作上隆重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制作的隆重反而和暗示出的沉重主题相得益彰,我非常喜欢。

#3 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

这首歌的节奏也较为轻快,曲调和旋律上甚至可以说得上欢快,但歌词和旋律的内容则稍显有些“黑暗”。音乐上,一开始就有非常clear cut的人声切进来,鼓上的reverb压下去不少,音乐上比起上一首曲子的反复的各种坠饰和垫了好几层处理得很抽离的声音相比,制作上更加轻薄灵动,大多数装饰处理选择了人声,给起伏波动更大的旋律留下了足够的摇摆空间。

Oh, here we go again / The voices in his head / Called the rain to end our days of wild

The sickest army doll / Purchased at the mall / Rivulets descend my plastic smile

这首歌的歌词在字面层面上仍然延续了从 track 1 开始的 love story,整首歌把自己比作士兵玩具,以被男孩玩坏的玩具的口吻陈述了恋人对她情感上的伤害。一开始的三句歌词,不管是voices in his head 还是 rain on 的措辞,都暗示出的这首歌里"he"和track 2里提到的忧郁的、有破坏性的男性形象有轻微的重合,所以结构上,我会认为这首歌的内容仍然是上首歌的延续。

Rivulets descend my plastic smile 这句很妙,一方面,“rivulets” 承接前文的"called the rain",字面意义上讲述雨滴打在塑料玩具上流下的一串水痕,比喻层面又讲出,因为前文的"rain"是“他”“召唤”出来的,所以实际讲出的是,恋人的忧郁沾染了她,而她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因此这个"smile"是"plastic smile"。拖长又上扬的my跟上几乎像是叹息的下落的plastic smile的处理,音乐上很细致。

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 toys, oh

I’m queen of sand castles he destroys, oh, oh

旋律里的oh的哼唱把旋律甩得很飞扬,听到的时候忍不住会心一笑,当然,这种旋律写作的手法并不算高级,但一边心碎一边行进的内容和形式的冲突的主题第一次在专辑里出现,还是这样一个glamorous的出场,很喜欢。底下垫的拖长的bass在oh的旋律甩开后消失,突出一种彻底失重感的放弃。

副歌的比喻很直白,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很婉转。清晰的认知来源于她把自己比作玩具的一瞬间,描述出了恋人对她的态度里物化的态度。而正因为这种态度的存在,所以"the boy"并不在意维护她。我更喜欢的是第二句,不仅因为queen和castle在scheme上一致,更进一步突出了两个人的情感根基并不稳固。

I know I’m just repeating myself

Put me back on my shelf

But first, pull the string

And I’ll tell you that he runs

Because he loves me (He loves me)

这是每个人都很共通的生活体验,因为自己的想法不被听见所以不停自我重复,而对方只会把你和你说的话束之高阁。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只能像一个程序一样反复自我催眠“他这样是他爱我”。Pull the strings让人想到提线木偶,不仅延续toy的scheme,也描写一种机械的、麻木的状态。

‘Cause he took me out of my box

Stole my tortured heart

Left all these broken parts

Told me I’m better off

But I’m not

歌曲第二段的副歌以及后面的桥是一种直接的控诉。随着歌曲的行进,人声上的回声加重,I’m not 几句仍然带了叹息的强调,声音变轻变空。从桥开始,本来只作bass和鼓的合成器声音放大,并加入了音调较高、在前一首曲子里是不是听到的、闪烁着的声音,在结尾淡出时似乎昭示着某种光辉的未来。

字面上这首歌可以当做 track 2的延续,但若把这个整首歌都被类比为boy的人理解为整个音乐行业,或者造星工业,似乎并无不可。

‘But you should’ve seen him / When he first saw me

其实从主歌和副歌这句连接语句开始,我就忍不住觉得,这不完全是局限于恋情的感慨。这句当然可以根据整首歌的主题理解为她在陷入恋爱前是崭新的,恋爱后被折损了,这样来理解,但这仍然可以当作一个对于行业现状的commentary。每一个歌星最开始作为新星,从行业内冉冉升起的时候,都那么有朝气,那样的有理想,有野心。而每一个被行业器重的明星,最终又如何了呢?越被看好,越被剥削,越被“爱”,越被贩卖。个人的意愿很难被尊重,声音也很难被听见,而实际业内真正决定生死的人,很少是最一线的明星,所谓的事业,所谓的legacy,很多时候,也不过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沙滩城堡。

Once I fix me, he’s gonna miss me / Once I fix me, he’s gonna miss me

这一句也是承接在第二段副歌和桥之间的乐段,看似赌气一样的话,第二遍重复时两个me都拖长且转音,带上了语调,倔强又脆弱,其中的动摇来源于一种对这其实是wishful thinking的自觉。最黑暗的部分是,现实里,如果一个明星真到了被怀念的时候,往往也是伊的生命来到终点的时刻。甚至反推,或许这种生涯带来的创伤会伴随终身——到底能不能修好,其实也很难讲。

‘Cause he took me out of my box / Stole my tortured heart / Left all these broken parts / Told me I’m better off / But I’m not

重新看这段结尾,也不得不再次感慨。音乐家把自己的心绪编织进歌曲,而他们从歌曲上拿到的收益往往被其他的机构拿走,某种意义上也算是stole my tortured heart and left all these broken parts;而因为音乐家收获声名和收入,也会被世人认为是better off。

但不是的。

#4 Down Bad

在这张并不讨喜的专辑里,这首是难得收到广泛喜爱的一首歌。其实也很好理解:旋律简单,节奏轻松,即使大多数人觉她在歌词里使用的脏字多到刻意,但"down bad at the gym"的meme属性也让它能被大众接受。

这首歌在音乐上的执行是那种听众最喜欢听到的Jack Antonoff和Taylor Swift合作状态:不一定繁复华丽,但足够熨帖(举例:《Lover》专辑的《False God》和《midnights》的vault track 《You’re Losing Me》)。Jack给Taylor留了足够的空间,没有像track2那样向着极繁狂奔而去,但仍然做了足够的处理,维持住了歌曲关于宇宙/外星/外太空的主题。

开头在略微颤抖的低音提琴拉的长低音基础上,以合成器忽远忽近的跳跃的声音,有点像上世纪90年代8bit电子游戏的音效,去模拟古早电影里UFO投下光晕时配的音效。而合成器的这段motif在歌曲的第二段时不时浮现,再次强调歌曲的主题。随着飘扬的旋律切近人声和beat,beat的基底做得很轻,被网易云评论区说是“灶台打不着火的声音”,想了想确实比轻敲镲片的描述更生动。在段落之间偶尔夹杂的人声处理,一部分在模仿回声,另一部分在模仿古早电影里外星人说话的声音,声音压得小,听感上确实就整齐很多。

Did you really beam me up? / In a cloud of sparkling dust

从歌词、制作(以及后续的舞台表演)可以看出来,这首歌的主题是“外星”、“外太空”。歌词大意把叙述者的短暂恋情比喻成将人带上外太空、异世界,让她见识到从未见识过的世界,又把她丢回地球。

Now I’m down bad, crying at the gym / Everything comes out teenage petulance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 “I might just die, it would make no difference”

Down bad, waking up in blood / Staring at the sky, come back and pick me up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us / I might just not get up / I might stay down bad

副歌部分的歌词被很多人诟病说那么多“Fuck it”过于重复,但是这些重复其实都是在扣这一句 teenage petulance ,这种退行一样的行为,和一个“不完整的青少年时光”作为主题,在整张专辑里都有反复出现。这一段里她完全是一副因为情场失利在地上撒泼打滚又哭又闹的小孩形象。

I might stay down bad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Down bad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连接部分是重复的语句,但第二句比第一句旋律和语句都下行,像是喃喃自语,也像是下定决心。

Did you take all my old clothes? / Just to leave me here naked and alone / In a field in my same old town / That somehow seems so hollow now / They’ll say I’m nuts if I talk about the existence of you

第二段主歌里我最喜欢的是那一句 naked and alone,绷着气息唱下来,真正的让人感到那种自觉难堪和难以自处。我自己作为同人写作者,经常反复在思考人在爱情面前的样子。而人在爱情面前往往是脆弱的,这种脆弱来源于展演内心的真实,而这种展演正是需要人去除多余的防御和装饰,naked and alone实在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状态定义。

最后这句也点出了,恋情不被承认,个人的意愿一直被周围所有人忽视的状态,为第二次进入副歌增加了新一层context。为什么副歌里出现那样的一种退行,为什么要和周围人“闹”?这种“闹”并不完全来源于对于恋情的受伤,也在周围人对她恋情的态度里折射出的自我表达的无视否定,而这种明确的否定也是让她觉得脆弱和伤心的一环。

Now I’m down bad, crying at the gym (Crying at the gym)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 “I might just die, it would make no difference”

第二段副歌的"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并不是第一段副歌的单纯重复,多叠了一层气声唱出来的高八度的和声飘在上面,听起来很像叙述者已经疯了,脑内的声音在高声尖叫;而每一句后面多出的echo的语段,情绪上顺承主乐句的情绪和旋律,像是自我重复,不断地自我肯定自己的想法,加重了对于manic episodes方向的渲染。

进到第二段和桥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时候,这种echo的形式也继承了下来(和第一段结束之后单纯的重复副歌部分句子不同),而echo的歌词发生了变化,补充了许多新的context。

I might stay down bad (Like I lost my twin)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Down bad)

Down bad (Waving at the ship) / 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

新增的 Like I lost my twin 带来一种怅然若失,描述那种与人建立起的连接被硬生生切断之后的孤独状态;Waving at the ship则双关,既可以理解成对着飞船挥手,也可以想象成对一段关系的告别。Ship在英语里经常作为关系的词缀(friendship, kinship, etc.)网络通俗用法里说ship也有嗑cp的意思,Taylor自己作为tumblr reddit冲浪九级选手肯定也熟悉这种用法。

I loved your hostile takeovers / Encounters closer and closer / All your indecent exposures / How dare you say that it’s—

其实桥里这一段里歌词我挺无感的,但是这里的delivery可以听出来人声的处理完全降下来了,变得几乎变成正常交谈的语调,声音里的干涩和某些音节(takeover的take)的虚一下都是对脆弱非常细致的展演,旋律带着情绪一路平缓下行,到say that it’s的时候才停止下滑并产生波动,it’s的单独断气和气声更加体现出脆弱。

I’ll build you a fort on some planet / Where they can all understand it / How dare you think it’s romantic / Leaving me safe and stranded

这一段的歌词前两句再次强调外星的主题,以及其他人对她恋情的不解,而后面两句则很有趣。stranded很好理解就是灵魂游荡,但是safe又新加了小小细节,就是不管是周围人还是恋人,都觉得把她从外太空丢回地球才是“对她好”的做法,所以才在这里偷偷加了一个safe进去。

这里的歌词也是对于十年前让她变成一流 pop star 的专辑《1989》里《New Romantics》一歌的桥的部分的歌词的call back。

Please take my hand, and / Please take me dancing, and / Please leave me stranded, it’s so romantic

这个self-reference并不完全只是随意翻新自己以前的歌词这么简单。《New Romantics》是《1989》正式专辑里的最后一首歌,而Taylor Swift自己做专辑是非常讲究结构和格式的,这首歌是对《1989》全专的主题起到总结作用的歌。它的副歌完全概括了这种精神。

Baby, we’re the new romantics / Come on, come along with me / Heartbreak is the national anthem / We sing it proudly

《1989》诞生于2014年,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 girlboss feminism 萌芽的时代,她个人在《1989》正式完成了从乡村到流行的genre转变,对于恋情和心碎的处理和描述也从《Red》里的青涩懵懂稚嫩脆弱但坚定,变成了“我是现代酷女孩,就连心碎也无所谓。”《1989》里的很多热单,不管是《Style》,《Wildest Dreams》还是《New Romantics》,都描述着一种对有毒恋情和其带来的不甘和忧伤的glorification。“我的恋情多么glamorous,就算失败也传奇”,这样带着些许病态自恋但对“心碎”这样的状态并不否定,反而十分肯定,甚至歌颂的态度,在那个年代打破了一般传统girlpop里心碎的女孩可悲可怜的形象,成为很多青少年女孩的个人anthemn,也让 Taylor Swift 一举成为超一流新星。

十年后,Taylor Swift对《1989》这张专辑的精神是批判的。从Please leave me stranded it’s so romantic, 到 How dare you think it’s romantic, leaving me safe and stranded,Taylor清楚地意识到,心碎仍然是心碎,不管用多么carefree的态度去处理,不管用多么光辉的滤镜在艺术和叙事里反复去重塑,她最真实感到的仍然是心碎,而心碎让人难过,“无所谓”只是嘴上说的姿态,因为只要真心爱过,就不会无所谓。

所以在桥结束之后,她要用高音大喊出那句:

Cause fuck it, I was in love

随后接入的副歌里,每一句主语句后面的echo 音调都高了八度,旋律也变得和主语句的很平的旋律不同,变成扬起又落下的叹息,再次变为一种强调。最后在Fuck it if I can’t have him里面结束了歌曲。

从文本上,这首歌承接前一首,在描述了恋人对她的态度是把她当“favorite toy”,弄坏就丢弃之后,她作为叙述者对这一事件的反应,那就是down bad心碎。

而延续我对这张专辑是她回顾和反思自己生涯的作品的假说,这里对《New Romantics》歌词的call back不仅印证了我的想法,也进一步加深了我的印象,她仍然深爱着艺术和自己从事的东西,而她在这首歌里做的是,她承认这个东西对她很有伤害性。很多人说Taylor喜欢做heartbreak bop,并把《Down Bad》也归到这一类里面。我觉得没这么简单,这首歌在是bop的前提下,文本内容却是对自己以前相似题材和主题的反叛。

我喜欢看reaction视频,大多数人对这首歌的反应是觉得很动感,一起晃动,但是有一个黑人姑娘听这首歌听着听着不觉流下了眼泪。我觉得这是对这首歌最佳的注解,因为它的重点不是bop,而是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