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尚可 | 音乐剧《人间失格》无剧透 REPO 和评价


综合素质还不错的音乐剧,是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不太带脑子去看能获得享受的剧目。再往上一步的话可能就得伤筋动骨改剧本了,但是我会觉得这个戏目前是有点低卖了。

其实这个戏今年上海 4 月份宣的时候我就纠结过要不要飞上海去看,朋友的推荐是不要。首先这个戏是刘令飞的压轴戏他一定会巡北京的我不用着急,其次这个戏有一些让人难受的东西,我如果为了这个飞上海会后悔。

我,听劝。于是等这个戏巡北京。唉谢天谢地,叶麒圣是个还挺喜欢北京的人,所以他巡过来了,两天演叶藏一天演太宰治。反正我爱集卡,也挺好的,周五晚上加班,正好周六周日一天叶太宰一天飞太宰。买票,乍一看前排 1280,染空间疯了?后来看到有现场乐队,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有点离谱,但现在看完了我说一句还好吧也不是很离谱。主要是舞美牛逼啊。音乐也爽。群演也挺多的感觉团队挺大。当然我对这个戏剧本有许许多多的意见但总之下面是我的迅速简评。

买的时候发现下午还能塞个《Tick, Tick, Boom》原版,遂塞了。

迅速简评

注:本人认为进剧院是需要看现场效果的,所以在计算综合评分时,剧本、音乐、舞美和 bonus(如果有)会完全算平均数;因为剧本除非明显缺陷,很多的屎是复盘时回味出来的,在现场我觉得这些元素对我的观感影响比较平均。如果各位有自己的明显偏好(更注重剧本/音乐/舞美等)可以自己加权计算平均分~

参数 评分 文字简评
剧目 3.7/5 人间失格
剧本 2/5 其实是及格了的 3 分因为基本脉络还算清晰,但是扣了半分是我太不喜欢这个戏的一些内核了,以及感觉剧情安排非常粗糙再扣半分。
音乐 4/5 扣半分在没有特别鲜明的风格化(但是还是有一定风格的)。扣另外半分在音乐感觉不够灵动。但除此之外几乎完美,不管是动机的使用,和声美丽好听的程度,旋律对人物心情的衬托,还是和剧情的衔接。
舞美 5/5 令人震撼。感觉看过这么多场中国外国戏这是第一个从装置到灯光到舞台到换场都让我觉得不仅有设计而且绝美绝好看的音乐剧。如果只花 280 看舞美,我都觉得值回票价。
Bonus 没什么额外想说的。觉得剧本有很屎的内核但是有些场面很好看打消了我的这种吃屎之感。就不偏不倚吧,不额外调控。

作为参考,奉上我对今年看的另外一些音乐剧的评价:

参数 评分
剧目 锦衣卫之刀与花
综合 2/5
剧本 1/5
音乐 2.5/5
舞美 2/5
Bonus 2.5/5

长评 1:空恨浮云 | 音乐剧 《锦衣卫之刀与花》 … | Ja! Ja! Ja! No, No, No…

长评 2:空恨浮云 | 音乐剧 《锦衣卫之刀与花》 … | Ja! Ja! Ja! No, No, No…

参数 评分
剧目 德米安
综合 2.8/5
剧本 3/5
音乐 2.5/5
舞美 3/5
Bonus

长评:实体面容 | 音乐剧 《德米安》 … | Ja! Ja! Ja! No, No, No…

参数 评分 文字简评
综合 3.5/5 Tick, Tick, Boom
剧本 3.5/5 朴实无华。其实我不喜欢讲创作者题材的剧目我觉得有点 cliche 了,这个戏也没什么新意扣半分,但是流畅动情之处也确实动情,所以综合来说比及格稍高。
音乐 3.5/5 有一些地方写得很灵,但整体上没有很出彩,4 分,偶尔在旋律和声上有点太经典音乐剧而缺乏美感和新意,很多看出来是重点曲目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有点过时,扣了半分。(有些经典不过时只不过这个有点过时)
舞美 3.5/5 空间上上下下的其实也只能说是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剧情想要的效果,有一些小新意,但美感设计感稍逊。
Bonus 没什么额外想说的。

因为《Tick, Tick, Boom》这个剧和故事本身感觉没什么特别好分析的,非常直白简单,就不写长评了,态度摆在这里。

不过或许我对 TTB 音乐评价没有《人间失格》高可能是因为 ta 演员唱得水平不如《人间失格》,好几个地方明显能听出来和声色彩不对不美,虽然音高似乎挂住了,但我对原曲没有熟悉到分辨出这个是演员跑调了还是就这么写的。(TTB 也是现场乐队,不存在《人间失格》因为是现场乐队额外加分。)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戏,又有一些好奇

意思是这里是无剧透的评价。

推荐看这部戏吗?

这个问题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戏剧观众。

  •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很容易和剧本较真的观众,那我不太推荐这部剧。
  •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
    • 不那么注重剧本细节;
    • 喜欢看有设计有思考的舞台置景、舞蹈安排和灯光排布;
    • 虽然不要求强烈的风格化但是对音乐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那还是值得看一看这个剧的。

基本上我对它的态度是,我不会为了它追巡,但是如果它巡到我在的城市,或者我去哪个地方追巡正好有空的档期,我会收张中低价位的票看一眼。主要舞美确实太亮眼了。我来大剧场就是为了看这个【大拇指】。

不过如果你是个特别爱琢磨剧本的人就算了,可能琢磨着琢磨着给自己难受死了。我不害人,所以我预警一下。(虽然我看起来很爱盘剧本,那主要是因为我话多,剧本比较方便聊。评价剧的时候,我不额外给文本太多分量。)

剧情方面

概括地说:是个《人间失格》主角叶藏和太宰治的同人文。当然,或许因为《人间失格》这本小说有半自传性质,在这本小说相关的音乐剧里面引入太宰治也并不能算是离谱的决定。音乐剧上半场对《人间失格》的小说里发生在叶藏身上的事进行了浓缩、嫁接和改编,下半场则加入了太宰治与大庭叶藏人生平行事件的纠葛,叶藏叩问意义而太宰治回报以真实,最终二人和解结局。

乍一听是不是这个框架主题还行?其实确实也还行。每一次转折指向人物心境变化的思路都很清楚,甚至还有结构上的彼此呼应和主旨表达,已经大大超过一些所谓的宇宙神剧。可惜执行起来太过疏漏粗糙,导致当人坐下来,仔仔细细、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剧本,就会发现其中心赫然是: Deus Ex Machina 带来的男人屎。可谓是九转大肠保留了特殊的风味。

甚至不能算原汁原味,因为我看完原著以后没觉得原著有剑指父权社会的意味。而剧情在浓缩编排以后的强烈父权系内核只能说体现了编剧的观念和手法都十分的,呃,有趣。过时倒也不算,女性主义向来是热点,但是会让人觉得走歪了。《人间失格》是作为【人】的失格,而剧本改编的核心则是叶藏作为【男人】的失格。固然当前社会里【男人】是默认的【人】,但是如果把【作为男人的失格】和【作为人的失格】混为一谈,我会觉得不是很准确。或许编剧认为它们是等价的,那这个只能说我和编剧各有看法,解释违了。

顺便一提我也不算原著激推,我其实没有很喜欢原著。

还有,中国音乐剧能不能别动不动就强奸人了。

不怕剧透,想看更详细的文本分析可以看我之后的带剧透 REPO: 九转大肠 | 音乐剧《人间失格》文本分析和评价

音乐

我对这部剧音乐评价还挺高的。确实是配得上现场乐队的音乐。

首先我觉得这部音乐剧很多歌的调性都用得都很有趣,不是那种一般印象里很阳光的大调,很多歌的调性是有些阴暗的,但是在这种阴暗色彩的基础上,却又能在需要的时刻编排出十分磅礴的气势,在另一些时刻显出鬼魅妖异的氛围。曲子与曲子之间调性的转换也丝滑顺畅,不会觉得太突兀。这种统一和丝滑的感觉让人能感到这些风格各异的歌属于同一部音乐剧的,而不是一盘散沙。顺便我感觉《东京百景》这首歌用的调是不是日本传统音乐常用的?

其次,旋律节奏很好。节奏上,很多歌词和配器的节奏配合也不是那种基础均匀的一连串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长音的平均排布,会有很多三连音、切分音、反拍之类的跳跃的节奏型和变奏,整体音乐段落的动感我觉得很好。旋律上,这部戏的很多对唱和重唱是让我觉得很有美感的和声,会让我感觉有音乐的起伏,而非只是单纯的和声一下,强音一下。是不敷衍的、有心的音乐。

有些设计我还挺喜欢的,比如《与我无关》是怎么从《心之王者 神之宠儿》演变过来的。《东京百景》和《女人这种生物》和《酒神独酌》这三首歌之间音乐上的连贯性和它在剧情结构里起的作用,是如何互相在声音上相互承接又在情绪上表达人物的一个转折。《葬礼》歌里面的节奏比较急促的那一段放慢和《家族画像》(track 3)开头的“大庭家羞耻的怪胎”那一段和声几乎是一样的,而这两首都是开场用来衬托大庭家;而《疯人派对》这首歌的节奏稍微改改,旋律是和《葬礼》几乎一样的,而如果说《葬礼》是叶藏在大庭家社会性的死亡,代表了他再也走不了阳关道,《疯人派对》就是叶藏真正失格做不了人对应的歌曲。《女人这种生物》太宰治出场和《我是文学》的旋律相似性其实也在做了太宰治对叶藏和自己的《文学》的态度。

我觉得这部剧里面音乐上很多对应关系都做得非常有设计。

真要提意见的话,我会觉得风格化还不够强;立个标杆,《大状王》和《Alexander Hamilton》是我觉得在音乐风格化上能拿满分的剧。另一个方面是虽然这部剧大体上听感都很好,但是确实没有歌能一下子击穿一切,或因为歌曲写作,或因为主题表达,成为这部剧的高光。举例:歌曲写作我觉得灵的比如有《TTB》的《Therapy》;主题表达上比如德扎的《金子上的星星》。

舞台

舞美,牛逼。不多说了上图。

如果你想保留演出惊喜请不要点。

人间失格剧照 -1

大脸是无处不在的父亲,纸张则代表文学,不仅在换场时代替幕布上升下降,人物在其前后穿梭发生故事也更加突出“文学”的象征意义,而它遮掩主角身形时,不免让人觉得文学给主角提供了庇护。

人间失格剧照 -2

原著里其实有很多时候提到基督徒/基督教,而这个宗教确实也对太宰治产生过影响。我一直想这个部分会怎么表达,而长桌和《最后的晚餐》乃至其背后带来的“背叛”相关的主题表达和剧目结合得非常紧密。

人间失格剧照 -3

绿色使人想到蛇,一方面是伊甸园里蛇的诱惑象征了堕落,从伊甸园出走,配合情节十分合理。大手又表示这是无处不在的作家的操控。

人间失格剧照 -4

前景是作家,背后则是人物命运红线的拉扯。

人间失格剧照 -5

其实很简单的排布但是现场真的太好看了所以我要在这放。虽然可能照片看不出来。

人间失格剧照 -6

叶藏和太宰一左一右,随着手掌的升降对唱吵架,争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在上帝的注视之下。在其他压迫过叶藏的其他人物角色的注视之下。

人间失格剧照 -7

舞台左侧站着议论纷纷的人,他们说话的时候,影子打在舞台右侧的太宰头上,巨大如同阴霾。当他们议论,那些影子也动起来,如同太宰无法摆脱的噩梦。

人间失格剧照 -8

画框高高低低,是前一幕当做家拼起来的一面面墙,在这一幕被撕裂,象征生活被打破。这里打光主次分明,信息分布错落有致,光晕美丽。就是内容,呃。仔细想恶心了。

人间失格剧照 -9

无路可去的叶藏被许多人物和文学包裹。文学成为了他可以憩息的地方。此刻叶藏也是太宰。

其实我会觉得剧照也就还原了现场舞美动起来那种美感的 40% 吧,我当时毫无准备进的剧场,看到舞美合不拢下巴。难道这就是有足够的钱来造大的装置用到对的地方了?比锦衣卫用得也就好个一千倍吧。

主要不仅好看,而且契合主题和情节表达,甚至很有设计感。

总结

综合素质还不错的音乐剧,是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不太带脑子去看能获得享受的剧目。再往上一步的话可能就得伤筋动骨改剧本了,但是我会觉得这个戏目前是有点低卖了。

剧本细想真的有很严重缺陷!爱抠剧本人不推荐观看。

我该如何挑选卡司?

白举纲老师没来北京,没看上,没法评价,只能对比刘令飞和叶麒圣了。我看了 2025.11.1 的叶太宰 + 飞叶藏,和 2025.11.2 飞太宰 + 叶叶藏,只能从我看得这两场谈谈戏路和感受。

太宰治

其实不好一概而论。

演的方面,

  1. 刘令飞
    • 很强调自己写软弱虚伪之人。那一段台词咬字比较顺溜,抑扬顿挫和节奏都比较飘忽。感觉他说要写烂人啊那些,不是专门要写这些人或者这类人,而是有一种特异的文学追求。
    • 对待叶藏的态度比较像 (怪话)童养媳 (正常话)好大儿;上半场的时候非常充满掌控欲而且非常自信,而且不管肢体动作还是台词都会很强调叶藏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有 授意才发生的。
    • 下半场叶藏丢了的时候很像 (怪话)老婆 几代单传的儿子丢了。仿佛看到咕噜念叨着 my precious 到处找戒指。最后见到叶藏的时候一刷啦就跪下了 (怪话)怎么感觉跪搓衣板跪得很熟练啊 ,最后说想死的时候也全程侧着脸看着叶藏,动不动摸摸肩膀摸摸胳膊摸摸脸。
    • 对待其他生活中的人的态度比较畏畏缩缩的,似乎深深地相信自己的某种原罪,对老婆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窝囊;文学会感觉伤心和绝望大于愤恨,也是比较软弱的。是个在面对除了叶藏之外的人都有些懦弱的太宰先生,在面对叶藏的时候会更加坦然。
  2. 叶麒圣:
    • 说写东西的时候比较强调写真实,烂人无赖懦夫之人那些台词的时候中气很足,而且都会停顿,感觉是想要强调要写种种真实的人,因为他们和罪恶也有值得书写的地方。
    • 对待叶藏的态度上半场更加气定神闲,比起掌控欲更多的是玩味,创造了一个 OC 好奇 OC 会变成啥样,会时不时下场玩。玩味中又带着些许慈悲,在《女人这种生物》出场的时候一瞬间觉得他也想像那些妓女一样去安慰叶藏。
    • 上半场结束时感觉他很心疼叶藏,下半场找不到叶藏之后也有很多愧疚。整体来说他对叶藏的态度更加温柔和理解,最后在和叶藏解释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像是了无牵挂后终于可以从容赴死。
    • 对待其他生活中的人态度比较,刚强一些?对老婆说我真废物的时候是在说我让你受苦了,比较歉疚。要奖的时候是薅着人领子要的,然后会狂笑着说我是杀人犯但你们都爱我,可以感到是一个自尊心很高非常骄傲的太宰老师。唱羞耻的罪孽的时候不觉得是自己的罪,觉得大家都有罪。(有种 摘下面具/别道貌岸然 的美(就这样串台到道林))

唱的方面,其实两位老师水平都挺高的,没什么特别好比较的;

  1. 刘令飞:
    • 中国音乐剧少有我觉得唱功完全 OK 起码 pp 力度和弱混都熟练掌握的演员,音色转换也很熟练。
    • 会觉得“只有我能审判我自己”那句唱得特别飘忽,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处理,但是不太想得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唱法。
    • 偶尔情绪上头拉花音准会飘和掉;但这种飘不算太严重,在可容忍范围内;但是真的 11.2 上半场那个最后大歌拉花跑调就真有点离谱了哥哥。
  2. 叶麒圣:
    • 其实以前不太经常听叶麒圣摇滚唱腔,没听过他上高音的时候用这么多真声,还挺新奇的;
    • 有没有人说过叶麒圣和刘令飞的强音音色有点像?(弱音不太一样)
    • 《我是文学》的过渡太美了,从寂寞苦楚到 defiance,认为自己的书写就是有其正当性在里面,在被他人否定质问是否有羞耻之心的时候,爆发的一瞬间反唇相讥“我就是懦弱不堪,你们的不够精彩”实在是,天哪。

当然首先因为我以前看过《人间失格》没有很喜欢,所以在还原谁更像太宰治这点上我没法评价。但是叶太宰狂笑着说我是杀人犯但你们都爱我的时候真的很耀眼,就像我看他演《X》那首歌一样,有一种纯粹的抗争的不平之美;他释然地笑着说要死在夏天的时候也觉得真的就像要回家一样死掉,很喜欢这种表达。

大庭叶藏

演的方面,

  1. 刘令飞,
    • 整体都显出一种极度扭曲的自尊自恋;不管是上半场和恒子的感情、反抗太宰乃至下半场为什么能喜欢上祝子以及对祝子遭遇的反应,都是一种对自身的重视到洁癖程度的追求而蔓延开的。因此只能总结为自恋。
    • 情绪整体比较大开大合,但是这种大开大合如果建立在前面的角色理解上,其实也不是解释不通。
    • 上半场比较拘谨,但可以感觉到刘老师的叶藏是一个明显对男性世界的规则更加熟悉的叶藏;虽然他未必认可这些规则,但他一下子能够摸清许多人的出发点,并给出回应。
    • 下半场从喝酒开始是真的有了“泼皮无赖”的混不吝之感觉,最后见到太宰的时候蛮破罐子破摔的,但是叶太宰比较温柔,让他理解了对方不是故意要折腾他,最后因为对方和自己的相似,原谅了。
  2. 叶麒圣,
    • 非人感很强,感觉和世界格格不入,整场就在慢慢学着穿人皮,会有好奇,但是到最后也没穿上人皮。和解的时候笑得很乖。
    • 情绪波动除了个别情节不算大,从各种肢体动作能看出来他演出的叶藏对使用身体和语言进行自我表达是很滞涩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很强,会有点像小孩。
    • 上半场一直定着一个反抗的基调;是在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反抗的过程,无论是校刊社台词,还是和恒子谈恋爱,还是上半场最后一首大歌,会觉得前面一直憋着最后爆发出来思路很顺畅。
    • 下半场可能因为剧情设置,没有感到人物贯通的主旨,但是剧情里面做的反应能看出来他是习惯于混迹在边缘里的人,也因为这种对边缘的亲近最后也很轻易原谅了太宰。

更详细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印象的解释或许需要留到带剧透 REPO。

唱的方面,感觉因为演绎思路差距大所以唱的差别比较大,所以没啥特别好比较的,实力肯定在线;

  1. 刘令飞
    • 比一般常见的中国音乐剧演员更加注重在音乐里面进行角色演绎和表达,因为之前没看过老师演出所以还是挺惊喜的,已经成为我的【地偶还是音乐剧演员】区分线守门员。
    • 实力可以听出来很强,但或许对于实力有些过于自信,有时候能听出来心里有音准但嘴上飞了掉了。
    • 情绪感染力在,张力很足,但是有些情绪处理和过渡不太丝滑,时不时会听嗨一阵然后陷入沉思:刚刚那个地方为什么这么唱这么演?(或许这个应该归到演绎里?)
  2. 叶麒圣
    • 音色上和我以前听他唱音乐剧不太一样,整体混音颤音这种技巧都少用很多,可能为了模拟叶藏那种干净白纸不熟悉自己身体的状态吧,加了很多位置靠前的偏流行一些的“干净”发声;
    • 情感表达力还是强,上半场最后一首歌给我听哭了,一瞬间能够通过歌声理解人物心理的转折,那种强烈的抗争、愤懑和不甘,听得我坐在座位上疯狂吸气。
    • 异性恋桥段对唱什么的都特别纯美,让人看了说你们是很好很好的两个宝宝;音色融合听得我起鸡皮疙瘩,建议别的音乐剧学学,和声要这么写。

叶藏是这部戏真正的主角,不过剧情在改编后人物能留有几分原著的性格本身就存疑,更何况我说了我其实不是很喜欢太宰治也不是很喜欢《人间失格》所以仍然是很难从一个爱原著的人角度去评价谁更还原。

如果真要说的话,个人觉得刘令飞老师和叶麒圣老师都选取了原著叶藏身上的一些点进行诠释,但是在另一些点上跟原作又完全不同。比如刘令飞老师选取了极度自尊自恋的部分,但是我觉得叶藏的这种极度自尊自恋是建立在他童年创伤导致的对周围的极度恐惧基础之上的,这种恐惧让他只能看见自己的感受也只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如果缺失了这种极度的恐惧,那种自尊自恋加之以一些软弱,就会显得有些恶臭甚至猥琐了。叶麒圣老师选取的是叶藏那种难以融入群体、难以自我表达的部分进行演绎;但是叶藏其实非常回避和害怕去表达真实的自己的,一般只在心里暗暗地审判和蔑视所有与自己交游的人,而叶麒圣老师其实演绎过程中的思路从来都是坚定不移地不断尝试着展示真实自我,不断地真挚地信任人、与人交往,这一点跟原著叶藏截然不同。

所以,①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原著所以我会说我还蛮喜欢叶麒圣的演绎的。②可能有的原著党会更喜欢刘令飞老师的演绎。③大概,如果你是极端原著党的话,或许,别看这部音乐剧?因为都不是很还原。(但我也没看过白举纲,我也不知道白举纲老师啥样,可能他很还原??)

卡司搭配效果

叶太宰 + 飞叶藏:寂寞的造物主决定去死(?)

  1. 寂寞的造物主决定创造一个文学里的自己,这个人会经历自己经历的人生,他能懂自己,可以让自己不寂寞;
  2. 在让叶藏成为自己的过程中,造物主目睹了自己造成的痛苦,心软后悔;
  3. 在文学会后太宰治已经瞧不上世间任何评价体系,失去了和俗世的联系,只剩下对叶藏的牵挂;
  4. 在得到叶藏原谅后,太宰治感受到自己已经不再孤单了,于是决定幸福地去死;
  5. 飞叶藏有几个地方都让我大脑有点掉包,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不太熟悉刘令飞,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对这个剧本有一些额外的不太满意的地方。

飞太宰 + 叶叶藏:爸爸和他的好大儿 (怪话)阳痿地主和他的小老婆

  1. 飞太宰主宰意识非常强,上半场非常强烈的“你的命运都要被我搞”的氛围发射了出来,而叶叶藏确实孩子气很纯真,所以会有一种强烈的年龄差既视感;
  2. 但文学之外飞太宰是个有些软弱的人,我有时候觉得他说勇气是只有叶藏的存在能给他勇气,而他需要这份额外的勇气;后面也是叶藏的回归和原谅给了他再次自杀的勇气;
  3. 叶叶藏有时候会给我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观感,很干净;观感也很清爽,如果比较熟悉边缘群体感受和思路会觉得他的思路很顺,演得我感觉耳聪目明的,之前想不通的地方一下子想通了。

总之,因为叶藏确实才是这部戏的主角,我会觉得飞叶藏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而刘令飞演太宰时候的那种内外的对比也很有趣,所以我推荐的卡司是飞太宰 + 叶叶藏。

但是有空集卡瞄一眼叶太宰的《我是文学》也挺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