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面试 | 音乐剧 《面试》 中文版北京巡演观后 REPO


不是很好看,但是如果你人质的演戏思路和素养还不错,也能看到比较精彩的一出戏。

带着挨创的心为了叶麒圣去看《锦衣卫之刀与花》,没想到竟然是被毛二和叶麒圣搭配的场创到,对叶麒圣和张智涵的场还好。因为毛二老师选择的一些处理让我觉得很有趣,就对这个演员增加了许多兴趣,在购入《德米安》以后强烈感到毛二老师的发挥被剧本和搭档徐昊连累,于是购入了音乐剧《面试》北京场,品鉴一下。分别看了 20251105 的徐均朔 + 马海生 + 周惠怡场,20251108 的毛二 + 马海生 + 周惠怡场,和 20251109 的毛二 + 马海生 + 余思冉场。

唉看完感觉毛二老师还挺不错的,很满意。虽然没到人质的程度但是算是好感比较高的那一挂了。

迅速简评

注:本人认为进剧院是需要看现场效果的,所以在计算综合评分时,剧本、音乐、舞美和 bonus(如果有)会完全算平均数;因为剧本除非明显缺陷,很多的屎是复盘时回味出来的,在现场我觉得这些元素对我的观感影响比较平均。如果各位有自己的明显偏好(更注重剧本/音乐/舞美等)可以自己加权计算平均分~

参数 评分 文字简评
剧目 2.4/5 面试
剧本 2/5 按理,说明白话就应该及格了,但是我觉得这个剧本甚至没有故事,只是在玩一些如果写成小说会比做成音乐剧精彩的东西。
音乐 2/5 是即使看懂了剧情也不觉得很动人的音乐,没歌难听也没歌好听。
舞美 2.5/5 基本达到演出表达的需求,灯光和窗户的使用、人物角色的切换偶尔有些新意。
Bonus 3/5 作为考察演员剧本解读能力、演技基本功、唱歌基本功和唱商的戏来说有格外的优势

作为参考,奉上我对今年看的另外一些音乐剧的评价:

其他剧目评分评语参考

剧目 综合 剧本 音乐 舞美 Bonus
德米安 2.8 3 2.5 3 -
锦衣卫之刀与花 2 1 2.5 2 2.5
面试 2.4 2 2 2.5 3
人间失格 3.7 2 4 5 -
Tick, Tick, Boom 3.3 3 3.5 3.5 -

详细评语

德米安:2.8/5
德米安
剧本:3/5, 无功无过地还原了原著的表意。剧情编排虽然散漫但①小剧场就这样②原著本来没什么剧情,原谅了。
舞美:3/5, 基本达到演出表达的需求,切割空间和变化偶尔有些新意。
音乐:2.5/5, 是即使看懂了剧情也不觉得很动人的音乐,能不能听完全取决于演唱者水平。说得上好听的只有返场三首歌。
Bonus: 没什么额外好说的。
锦衣卫之刀与花:2/5
锦衣卫之刀与花
剧本:1/5, 抛去开心麻花常用的性相关笑点和试图让演员卖肉的意图,剧本从剧情核心设定、剧情逻辑、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各个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起伏节奏还算有可取之处,故有此分。
舞美:2/5, 打光布景简陋,无设计性(或者说设计得没有表达),但是高饱和配色非常“出片”,或许是为什么这个戏能卖不错。
音乐:2.5/5, 旋律性不错,有些歌还蛮好听;歌词与歌词之间有严重的画风不统一的倒错,文白夹杂;音乐和剧情衔接运用的方式很无聊;电音、戏曲等元素运用十分刻板,毫无新意。比同创作者别的作品差。
Bonus:2.5/5, 舞蹈:打斗舞蹈还挺好看,虽然更高级的表意没有但是排布得还是有一些意思。(但也不算特别有意思只是相对有意思)。
面试:2.4/5
面试
剧本:2/5, 按理,说明白话就应该及格了,但是我觉得这个剧本甚至没有故事,只是在玩一些如果写成小说会比做成音乐剧精彩的东西。
舞美:2.5/5, 基本达到演出表达的需求,灯光和窗户的使用、人物角色的切换偶尔有些新意。
音乐:2/5, 是即使看懂了剧情也不觉得很动人的音乐,没歌难听也没歌好听。
Bonus:3/5, 作为考察演员剧本解读能力、演技基本功、唱歌基本功和唱商的戏来说有格外的优势。
人间失格:3.7/5
人间失格
剧本:2/5, 其实是及格了的 3 分因为基本脉络还算清晰,但是扣了半分是我太不喜欢这个戏的一些内核了,以及感觉剧情安排非常粗糙再扣半分。
舞美:5/5, 令人震撼。感觉看过这么多场中国外国戏这是第一个从装置到灯光到舞台到换场都让我觉得不仅有设计而且绝美绝好看的音乐剧。如果只花 280 看舞美,我都觉得值回票价。
音乐:4/5, 扣半分在没有特别鲜明的风格化(但是还是有一定风格的)。扣另外半分在音乐感觉不够灵动。但除此之外几乎完美,不管是动机的使用,和声美丽好听的程度,旋律对人物心情的衬托,还是和剧情的衔接。
Bonus: 没什么额外想说的。觉得剧本有很屎的内核但是有些场面很好看打消了我的这种吃屎之感。就不偏不倚吧,不额外调控。
Tick, Tick, Boom :3.3/5
Tick, Tick, Boom
剧本:3/5, 朴实无华。其实我不喜欢讲创作者题材的剧目我觉得有点 cliche 了,这个戏也没什么新意,但是流畅动情之处也确实动情,所以综合来说及格了。
舞美:3.5/5, 空间上上下下的其实也只能说是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剧情想要的效果,有一些小新意,但美感设计感稍逊。
音乐:3.5/5, 有一些地方写得很灵,但整体上没有很出彩,4 分,偶尔在旋律和声上有点太经典音乐剧而缺乏美感和新意,很多看出来是重点曲目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有点过时,扣了半分。(有些经典不过时只不过这个有点过时)
Bonus: 没什么额外想说的。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戏,又有一些好奇

意思是这里是无剧透的评价。

推荐看这部戏吗?

我再也不骂中国原创音乐剧只知道改悬疑推理了,因为韩改也这样啊!(意思是一起骂。)基本故事线很简单,只是叙述方式喜欢一转又一转,但翻来翻去也没翻出什么花(对不起枕头人太牛逼了所以我看这种只微微就这.jpg),会觉得写成悬疑文更有趣,如果要做舞台剧最好在表现形式和舞美上花大心思做得很先锋或者特色可能会有趣(感觉人间失格不够,得奥涅金那样)。

所以剧本和舞美都一般的情况下就只有音乐可以说了。但是音乐又没什么好说的,第一次现场看一部音乐剧从头到尾没一首歌好听的,太神奇了。唯一的 redeeming quality 是也没有歌难听到我,而且确实能够理解歌里面想要承载的人物情感,加上现场有一个钢琴还比较好听,综上所述 2 分。

会觉得这个戏比起是个给观众带来愉悦和欣赏的戏,更多的是一个唱演面试题。因为歌写得一般所以唱功审美(该如何选择表达人物情感的能力,不是说要表达什么样情感的倾向)出问题就会超难听;如果演员演技不足,就会觉得僵硬刻板。综合来说,如果你有个路人好感的演员,想要看看他的实力,可以看看他演面试的状态来评定他的水平。当做一个面试。这样。

没有这种对象就算了。

这里是会破坏首演观看体验的剧本回顾

基本这个戏的看点就是人格分裂嘛,剧情很简单。父亲出交通意外去世后,母亲整日消沉,年幼的马特和姐姐乔安相依为命。因为母亲不断苛责乔安照顾马特,年幼的马特被乔安虐待。后来母亲嫁给了继父,继父会酗酒,酗酒后会家暴虐待孩子,于是在母亲的精神虐待、父亲的肉体虐待威胁下,马特产生了人格分裂。

乔安为了自保,精神操控比自己小四岁的马特,让他相信他们彼此相爱,以此要求马特保护自己,代替自己接受父亲的虐待。马特也接受了这种安排,并且接受乔安谈别的男朋友。当来了文学老师辛克莱·戈登后,乔安表现出对他的迷恋,马特也开始写小说《人偶致死》。在乔安参加毕业舞会的那一天,她向马特坦白自己将要跟随文学老师远走他乡去伦敦过新的生活。感到被抛弃的马特在狂怒中按照自己小说中所写的方式杀死了乔安。他的其他人格则中断了他的记忆,杀死了文学老师、销毁了证据、并嫁祸给了姐姐的男友。那本《人偶致死》则被署名为辛克莱·戈登,收进马特的暴力。

十年来,失忆的马特一直以为是文学老师辛克莱杀死了自己的姐姐。他追查真凶未果,在十年后又以相似的方式接连杀死了五六个少女,被媒体叫做“奥菲利亚连环杀人案”,每次杀完人他就自杀,体内的其他人格就中断他的记忆。在一次自杀之前他被抓住。因为他有人格分裂的问题,精神科医生尤金被叫来对他进行观察分析。

尤金对他催眠,让他把自己当作因为写出《玩偶之死》主角死状和连环杀人案受害者的死状相似而名声大噪的著名作家。陷入催眠的马特以为尤金就是辛克莱,以应聘作家助手的名头登门拜访。在尤金和马特对峙的过程中,马特依次展现出几个分裂出来的人格,分别是痞子气的 Jimmy、只想着画画当幻想牛仔的胡迪、胡迪的姐姐好姑娘安、和管事的 No Name。

而尤金最后在法庭上陈词,说需要先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罪,才有让他承担自己犯错惩罚的意义。故事结束。

如果要去,我该如何挑选卡司?

看的几场尤金都是马海生老师,不多说了。一如既往地会唱但是不会演。会唱是说能把不是很好听的歌每一首都唱得很好听,不会演的意思是没有主动去演绎角色揣摩心理的意识,遇上好一点、会调动人情绪的搭档,效果会好一点;遇上比较普通的搭档就是站桩 CD 机(不是夸奖)。

辛克莱

辛克莱我看了徐均朔和毛二的场。

徐均朔给我感觉比较像马海生,CD 站桩机,好处是能够把每首歌的大多数音都处理得很好听(但我还是要强调!歌曲本身写得不算悦耳,只是被唱得很好听)。坏处是他对这个戏的认知完全停留在字面层面,对剧本总体没有理解,而在最该有张力和情感的段落,他的演绎和歌唱冲击力又完全不够,导致于我看完以后(就像我曾经在 3 排看他和刘岩的《粉丝来信》一样)瞬间失忆了。如果把这部音乐剧当作一场面试,那他只勉强拿了及格分。

详细的徐均朔带剧透 REPO

首先徐均朔演 Jimmy 就像他演《南墙计划》,意思是完全不行。感觉这个人好像是一辈子没当过二流子一辈子没做过出格的事一样,说“他妈的”这种脏话,每次说都要特意咬字,但是问题是真的满嘴脏话的人,说脏话就像嗑瓜子吐壳儿,是不会每次都“呸”一声的。因为太过刻意强调外在特征表现,反而觉得浮夸刻板,没有核心人物理解,无法说服我。

徐均朔演胡迪主要强调像小孩的部分,不管是对乔安还是对尤金,都有一种撒娇的感觉在,会努力在地上爬。他演安更是有充满了传统被认为是“女性化”的动作姿态,而且是那种女 diva 甚至爱豆的感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看张泽《破格》演唱会现场……No Name 比较正,主要是来讲故事的。

做辛克莱面试的时候特别单纯地就是畏畏缩缩的,像个小媳妇。在自以为找到了凶手和尤金对峙的时候,感觉他情绪状态是“总算让我抓到你小辫子了吧”,有种额外的洋洋得意和不耐烦,会加入“愤怒”和“发疯”的侧重,从不自我怀疑。最后他作为马特杀乔安那一段,感觉演得完全像过失杀人。但是又没有那种瞬间爆发的激情和冲击力,所以看了感觉心里在疯狂弹幕:就这就这?

人物关系上,他和姐姐演出来是完全纯洁,甚至没有过多重量的感情,杀人也只是单纯不想被抛弃。这就让徐均朔的马特一直在找姐姐的理由显得站不住脚,很空白没有说服力。这种感情像是设定如此,给我感觉像《锦衣卫之刀与花》里的梅霜花设定就是要复仇的,没有具体理由。空中楼阁就算了,就连感情强度也无法震撼我从而说服我,暴起杀人但是没暴起来,导致我看完的感受就是: I am not impressed。

整体可以感到徐均朔把这个戏是当作变脸戏,主要目的是变脸来“秀演技”给大家看,但没有考虑过人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意识跟不上,强度也跟不上,除了唱得好听没啥别的优点了。演出就只能说,演出了一部分剧本上写的东西,剧本上没写的更是一点没出来(这点和张泽有点像了),而歌唱的部分,虽然好听但是上不了强度,我不推荐看。

毛二给我的观感好很多,看了两场。他的唱歌我在锦衣卫 REPO 就说过,偶尔会出现给强音太注重颤音,导致音准有点飞,会有这个现象。在这个戏里面音准的问题解决了不少,但是确实还会有太注重颤音,音色变化失去美感的状态。发挥好的时候很好听,中音低音和高音都很好我大脑皮层完全展开,但是发挥一般的时候会有些瞬间觉得演唱的音色美感不足。

演戏的话,毛二我会感到,他对人物有更整合的理解、统一的逻辑,对围绕着主角展开的人物关系也是有自己额外解读的,而且这种解读自洽,能够补全剧本没有完全写出来的空隙。能看到他能演出不同层次的情感,这点超出张泽和徐均朔蛮多。毛二老师演出的《面试》音乐剧会更加像一个故事,而不是个单纯在玩花活和反转的文学作品。

详细的毛二辛克莱带剧透 REPO

毛二老师的 Jimmy 很好玩,说脏话的样子也不像个第一次说脏话恨不得全世界听见自己每一个“他妈的”的大学生,自然多了,就是个小流氓调调。胡迪有一种对外界的封闭感。他对安的诠释,比起强调自己是弱女子,对尤金态度会更强硬一些,也会更关心爱护胡迪。这就让“胡迪和安可能是马特心里理想的姐弟关系”这一句推测变得更有说服力。

毛二对于 No Name 的处理是会格外强调是个绅士,会特意关窗户保护 Jimmy,也会强调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他不仅会收拾自己的衣服,也会慢慢地替尤金整理好衣领和领带这些东西。我很喜欢这种对于整理的强调,会觉得他一边整理尤金办公室的烂摊子一边解释自己怎么给马特收拾烂摊子确实很自然。

他的马特很有趣,刚上门的时候不会觉得这个人畏畏缩缩,只是因为在求职对人比较恭敬;在谈到故事和文学时,台词处理和走路姿势之类的细节会时不时流露出一点神经质的感觉,并且他对自己这种“不正常”一无所知。他和尤金对峙时神经质和狂热都完全爆发了出来,让人并不怀疑他身上的暴力元素,后面杀姐姐很合理;但是他这种狂热之后会做一些不自然的表情和肢体的抽搐,潜藏着痛苦。随着他和尤金的对话,他会逐渐对自己的推论感到不确定、不自信、怀疑自己,但又努力甩开这些情绪继续和尤金质问。这种演出的层次感,徐均朔的马特是没有的。

在基本的人格区别之外,他演出马特的几个人格时,都贯穿着恐惧,有的明显,有的暗藏。最明显的是胡迪,在孩子气之外,对外界的防备更重,即使被尤金哄开心了也会马上有一个回神、停顿、转身蜷缩,是害怕被骂的状态。安身上也是,即使她对尤金更强硬一些,但说到乔安的事时不时还是会四处看,怕被乔安发现。

即使是 Jimmy 这样比较强硬的角色,毛二演出来也更像色厉内荏、虚张声势。比起徐均朔的一味强硬,毛二对尤金的态度更……有层次。一方面,他其实有求于人,他想让尤金别搞马特了;另一方面,他其实是最想被记住被当做单独的、能被看见的、独立于马特的人格。这就会让他的 Jimmy 对尤金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他把烟吐到人脸上,在尤金叫他马特拿起电话听筒夹着嗓子说“对不起,马特不在哦”,把脚翘到桌子上还来回晃椅子,他做这些的时候神色像小孩恶作剧,目的还是引起大人注意。另一方面,他的演绎能让人理解为什么他一上来不直接告诉尤金自己的名字——他希望被记住,被想起,所以前面粗声粗气,在尤金认出自己后,会非常真心、非常兴奋地和尤金握手,又情不自禁说了很多【只属于 Jimmy】的看法。但他意识到尤金还是为了马特和自己打交道的时候,又再次暴躁起来,拿刀去指着尤金。这是一个在摆荡的状态,本质还是希望获得尤金认可,所以逻辑也很连贯。

毛二整体对人物关系解读都更深。和姐姐的关系也是,无论是和周惠怡还是和余思冉搭配,他的马特明显对姐姐除了概念化的剧情上的“相依为命”之外,有更多可以被称为依恋/眷恋/情欲——甚至,可以被笼统称作“爱”的,复杂且流动的情绪。他杀乔安也不完全是激情杀人而是早有预谋——毕竟,“他可能早就想到过姐姐会抛弃自己,所以在书中预先谋划了杀死她的办法”吧?因此,虽然他的杀人戏我也会觉得冲击力不够强,但是他的马特本身就有一种“这一天终于来了”的释然,很多控诉是憋了很久的控诉,不是激情杀人的前提下,冲击力不那么强倒也还好。

我会觉得这个演绎更加有趣,毛二也明显对表现马特这个人物有更加有条理有思路。虽然偶尔唱会没那么好听,但这是因为我听习惯了“完美”——而我觉得现场演出瑕疵是可以接受的,瑕不掩瑜。

乔安

乔安看了周惠怡和余思冉。因为乔安不是主角,可说的没那么多。周惠怡的乔安年龄感更小,整体演出的感觉更像洋娃娃,气质比较像不知所措的孩子。唱会有些时刻感觉音色变了,不够美,不够完美。余思冉的乔安更像姐姐,也更像一个无可奈何的中间者;唱歌会觉得在自己的思路上执行得非常完美,没什么瑕疵。

更详细的带剧透 REPO 我在演员搭配那边讲,不然有点重。

卡司搭配效果

20251105 晚徐均朔 + 马海生 + 周惠怡:来变脸秀演技的徐均朔,来站桩唱歌的尤金,感觉很想和徐均朔玩但是没太玩起来的周惠怡。难看,感觉舞台上各演各的,三个人不是一条心。

20251108 晚的毛二 + 马海生 + 周惠怡:我最喜欢的卡司。来讲故事的毛二,明显变得更讲究演戏更和辛克莱互动的马海生尤金,以及和毛二有互动有情感流动终于演出了自己完整设计的周惠怡。相对来说最好看的,但是客观来说面试这个戏最好看也就那样,但确实好看。(就这样互搏)

20251109 晚的毛二 + 马海生 + 余思冉:唱得比上一组好,但是思路上我没那么喜欢余思冉对乔安的诠释——当然,只是不太喜欢,但是本身是说得通的,而且对剧里文本很还原,只是个人好恶。

疯狂剧透的 REPO

20251105 晚徐均朔 + 马海生 + 周惠怡:徐均朔普,马海生木。从最后的法庭陈词来看,尤金这个医生对马特应该有很多同情和怜悯,但是马海生那里台词念得像要英勇就义,甚至在结尾揭露身份之前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个写小说的,在收集素材,对马特这个人没什么同情。周惠怡就是很可爱一个洋娃娃,但是因为杀人之前的那首歌徐均朔没什么情感给出来,给我看笑了,就只能听歌,被杀也没啥感觉。

20251108 晚的毛二 + 马海生 + 周惠怡:毛二演的多好前面说了不赘述。和其他的人的情感互动变多变清晰了,真是耳目一新耳聪目明。

  1. 马海生和毛二搭突然就会演戏了很多,只能说徐昊朽木不可雕也(?)
    • 马海生和毛二 Jimmy 对峙,在 Jimmy 拿刀指着他的时候,会反手夺过 Jimmy 的刀,然后扔到一边,像处理青春期儿子偶尔爆发的叛逆行为一样。
    • 他对毛 Jimmy 不会很忌惮,有种家长对孩子的包容在里面,分析和关怀并重,不会被毛 Jimmy 吓到,更从容。(徐均朔那场是直接被逼着做咖啡,感觉更害怕更僵硬)。
    • 胡迪牛仔段落,表演套圈那一段,完全在演哄自家儿子的奶爸那种感觉。(和徐均朔搭像哄一个陌生小孩)。好声好气的,而且探究不太多。
    • 对 No Name 敌对感也不强,态度很温和的谈判。
    • 法庭陈词那一段真的很沉痛,这下能感到尤金对马特不只是看论文素材和看案例了,而是真切关心马特的身心健康,希望他能好起来重新做人。
  2. 周惠怡和毛二搭戏感觉算是把她的设计验出来了,
    • 年龄感不强,跟毛二更像两个平等的惨小孩彼此依偎,甚至有点双生感。
    • 扇胡迪巴掌像小孩玩闹起来不知轻重的举动。
    • 没有要主观恶意操控马特,只是太害怕了太不知所措了,对马特有更多善意的部分,说“我不想变得像你一样”也只是单纯的想法。
    • 和马特的关系很迷乱,一上来刚出场没台词只是马特提到乔安的时候,毛二从背后抱过去那小心翼翼又紧紧抱住的动作我就觉得:这俩人绝对精神乱伦。
    • 在被马特杀之前唱安娜贝尔利歌的时候,有好几个瞬间感觉她也沉浸于和马特的亲近,眼中有迷乱,也享受被弟弟抓紧和包裹,是一瞬间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沉沦。
    • 毛二老师那一段的身体和动作都在舞台上无限延伸,呈现一种人为自己深爱熟悉的人打开身体的状态,被触碰后有一种舒展和柔软,仿佛被融化一样脸上带着沉浸的幸福的笑容,特别特别缠绵,情与欲肆意流淌。真是美不胜收啊这个骨科异性恋(为什么看过的最美异性恋都是男同性恋演出来的,希望 zgyyj 直男演员反省一下。
    • 说自己要走的时候有一种不耐烦。
    • 但同时敏锐的觉得这种迷乱里有些很操纵的内核,所以一边觉得很美呼吸困难一边心里尖叫:不对!不对!然后果然不对了,很合理啊。
    • 说想走的时候语气像在做梦,所以毛二阻止的时候有种梦被人打断的不快,是一种“你怎么能不理解我呢”的不解,不自觉的自私和娇蛮。

20251109 晚的毛二 + 马海生 + 余思冉:这场一上来毛二就比昨天好听,唱得非常完美,情绪给的也足。很早狂热期眼泪就出来了,在脸上闪闪发光,天哪,美 1 最好的高光是泪痕(不免责了就这样输出狂乱の发言反正本人精神状态就这样)。马海生不多说了,主要说说余思冉。

  • 明显是姐姐,在两个小孩年龄都不算大的时候,生理年龄差四岁直接涉及到心智发育程度的区别,更何况女孩本来就早熟,还太小经历了母亲的责骂。
  • 扇胡迪巴掌就是一个明确的“管理行为”。
  • 对马特有更纯粹的恶和利用,
    • 在马特说明天轮到你的时候脸色一下子变了;
    • “我不想变得像你一样”很嫌弃;
    • 哄马特代替自己的时候更加讨好和卑微,操控感更强;
    • 从背后抱马特的时候,毛二老师脸上明显有梦幻的幸福的笑,但是乔安却直接背向马特的脸,皱着眉,很清楚的同床异梦的神色;
    • 感觉马特对她的态度也有察觉,安娜贝尔利的歌什么的时候没有那种纯美的展开的情欲在里面,更多像一个人做梦;
    • 身体上靠近马特的时候也感觉目的性更强,是想要哄他,而不是因为心理距离亲近而天然亲近;
    • 说想走的时候很干脆很不耐烦很急躁,没有天真更冷硬。
  • 很微妙的一点在于,虽然更顺畅更贴剧本文本,但是这样的乔安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需要让胡迪假扮安,又为什么会告诉马特自己要离开;周惠怡的乔安我理解是她本身也爱玩、像小孩、要玩伴,什么都跟玩伴说,但是余思冉的我不明白。我会觉得直接离开不就好了,反正对这个家也没有留恋;弟弟已经被哄好了,何必多费口舌。

暴言时间

首先恭喜毛二老师通过了我的面试,嘻嘻,之后会偶尔买买你的戏尝鲜,买戏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你。

其次看完 1108 场有大量对毛二老师的暴言,因为锦衣卫的场我就说过我看得那场他们的场次让整个舞台显得很艳情,甚至德米安我对老师的印象也是自摸(……)让我觉得毛二这个演员很有趣。大体上,他演的角色都是比较天真纯情的,但是总会让我察觉到一些情欲的气息。(当然还有更暴言的话但我先吃回去,我觉得我 repo 已经写得很暴言了!

最后,看完了以后做了如下图,描述了一下我对一些中文音乐剧演员的评价。这个主要是评价演员的综合水平,唱歌方面如唱功(强弱变化、气息支撑)、唱商(把东西唱好听)、唱与演的结合(表达情绪),演戏方面是声台形表的水平,具体演绎思路如果特别喜欢额外加成,不喜欢不扣分。收握手会钱的意思是演音乐剧不该收我钱,但收钱自有他道理。

中文音乐剧演员评价